“橘不过淮,蔗不过江”。现如今,在运城市夏县胡张乡枣园村,一根根甘蔗长势喜人,秋日微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一派生机盎然的北方“蔗景”。“80后”新农人樊国斌,成功将广西甘蔗种植在了自己的果蔬采摘园里。
在运城市夏县胡张乡枣园村,甘蔗迎来收获季
“这两个品种产量高、口感脆、汁水足!”今年40岁的樊国斌,此前在家乡一直种植桃子。虽然几年前就有了试种甘蔗的想法,却迟迟未能落地。直到今年初,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尝试引进种植南方甘蔗。北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蔗糖分积累。樊国斌从广西引进了黑皮、黄皮两个品种的甘蔗苗,试种了5亩。
樊国斌和爱人尝试用各种方法实现“南蔗北种”
起步并不轻松,由于本地气温偏低,甘蔗最初种植在拱棚里。随着开春后气温逐渐回升,甘蔗长势渐好。樊国斌又通过春季覆膜保墒调控湿度等技术,解决了南方作物在北方的生长难题,在温度、湿度和蓄水量上下足功夫。
一根根甘蔗长势喜人
春种秋收,9月下旬迎来了甘蔗成熟季。看着自己种植的甘蔗“个头”都长到了2米以上,樊国斌无比开心,大半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甘蔗口感脆,汁水足
10月1日,甘蔗园开园。一根根甘蔗粗壮挺拔,清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前来采摘。游客们走进田间,亲手挑选、砍蔗,尽情体验收获的乐趣,大家更是对“北方甘蔗”的脆甜口感赞不绝口。
游客们走进田间,亲手挑选、砍蔗,尽情体验收获的乐趣
如今,5亩甘蔗的丰收让樊国斌看到希望
如今,5亩甘蔗迎来收获季。“预计每亩纯收入能达到1万元,经济效益远超传统作物。”首战告捷的樊国斌信心满满。他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学习技术、总结经验,把甘蔗种植业做得更加出色,既实现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春种秋收,迎来了甘蔗成熟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