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山西节目中心
位置:山西节目中心 > 乡村振兴
沁源县景凤镇: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 编辑:刘志强 | 2025-08-05 15:17:53
  

今年以来,沁源县景凤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动作用,以党建引领为旗帜,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打造特色种植、文旅康养、清洁能源三大支柱产业,走出一条党建赋能、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


破局传统农业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景凤镇作为典型的农牧乡镇,当地丘陵的地域形态限制现代农业发展,山地以二堰地居多,机械化耕种无法施展,老百姓一直以来依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种植和养殖形成一种固定守旧的循环产业。为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景凤镇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协调配合晋控电力沁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电建、京能三大能源企业,发展太阳能光伏板项目,涉及活凤村、北新庄村、马家峪村等7个行政村,占用荒坡铺设光伏板870公顷,充分盘活村内闲置荒坡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以“科技赋能农业、产业振兴乡村”为主线,北新庄村持续发展无人机植保服务项目,助力春季农业生产降本增效。目前,已经辐射周边平遥、沁县、襄垣等县区,成功探索出一条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无人机植保服务项目


特色产业扎根  富民成果惠及万家


景凤镇境内昼夜温差大,牧草资源丰富,土质以砂土为主,土层较薄,主导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属于典型的农牧山区。如何才能发展好乡村产业?今年以来,景凤镇党委立足实际,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让长板更长、优势更优。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耕乡镇天然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黎和村水果玉米加工车间完成提质改造;贾庄村椴木木耳项目增值3万棒;红源村高地草莓连栋育苗基地规模扩大至100万株,新建香菇大棚10座,带动当地闲置劳动力200人就业。在产业带动下,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产业分红等多渠道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突破,经济收入平均增长30%。同时,村集体积极探索实施“433”经济收益分配模式,收入分别用于村民分红、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持续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红源村高地草莓连栋育苗大棚


三产融合发力  打造康养旅游“新业态”


景凤镇森林覆盖率高,林木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米8000个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镇内无任何工矿企业,河流纵横,山泉奔涌,是沁河源头之一,也是县城主要水源地之一。今年以来,景凤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创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得益彰的生态旅游体系。整合文旅康养产业资源,设计3条精品旅游路线,新建农家乐10家,接待游客5千余人次;坚持“景区+支部+农户”文旅发展模式,吸纳社会资本,结合景凤丹雀小镇、贾庄鹞子峪田园综合体、红源皇家峪娱乐园三个景观项目,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游玩、餐饮、住宿一体的文旅产业,对接农产品销售点,开展农产品代卖108余份,提升美丽村居的文化内涵,推动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贾庄鹞子峪田园综合体


下一步,景凤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深化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实现生态美好、产业兴旺、百姓富裕,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