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山西节目中心
位置:山西节目中心 > 市县动态
“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不走”
来源:吕梁新闻网 | 编辑:刘志强 | 2025-10-23 17:35:26
  



“张书记,又去入户啊?”清晨的石楼县裴沟乡曹家峪村,村民远远看见张杰的身影,总会热情地打招呼。这位8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如今走在村里的每一条路上都熟门熟路——哪户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帮忙办证,哪块地曾有过纠纷,哪段路之前是坑坑洼洼的“搓衣板”,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自2023年6月驻村以来,三年的时光里,他把对村民的牵挂藏在脚步里,把民生实事落在行动上,让“驻村干部”这个身份,成了村民心中最踏实的依靠。


记得初到曹家峪村时,张杰的日子并不好过。简陋的住宿环境、陌生的生活节奏,让他时常在夜里想起家中幼小的孩子和需要照料的老父亲,“要不要再坚持”的念头曾悄悄冒头。可当他第一次跟着村干部入户,看到村民踩着泥泞的路去村口卖菜,听到他们念叨“要是这条路能硬化就好了”,他心里的犹豫瞬间消散。“组织把我派到这,不是来享福的,是来帮大家解决问题的。”从那以后,他每天揣着笔记本走村串户,把村民的诉求一条条记下来:“王大爷要办残疾证”“李婶家门前路滑”“村里办红白事没场所”……这些琐碎的“小事”,渐渐成了他心里最要紧的“大事”。


2023年的一天,张杰在走访麦塔上自然村时,听说有村民开车差点从临崖的路上滑下去,他立刻跑到现场查看——那段路没有护栏,路面坑坑洼洼,老人小孩路过时都得小心翼翼。“这可不能等!”他当天就整理好情况材料,开车赶回单位汇报,反复说明路况的危险性和村民的迫切需求。最终,帮扶资金批下来时,他跟着施工队一起守在现场,看着500余米的护栏一点点立起来,才松了口气:“这下大家出门,我心里也踏实了。” 护栏刚装好没多久,又有村民跟张杰念叨:“村里办婚丧嫁娶,要么在自家院子挤着,要么得去外村借场地,太不方便了。”他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开始四处打听政策、对接资源。那段时间,他白天跑部门、找资金,晚上回村跟村干部商量选址、定方案,遇到村民不理解的,就一遍遍上门解释:“这理事厅不仅能办事,还能帮大家省钱,倡导节俭新风多好啊!”2024年,红白理事厅建成那天,村民们特意跑去看,一个个眉开眼笑:“以后办大事,咱们再也不用发愁没地方了!”


到了2025年,张杰心里还有个“疙瘩”——麦塔上自然村的出村路还是土路,雨天泥泞、雪天打滑,村民卖菜得推着车小心翼翼走,农产品运输也受影响。他再次把修路的事提上日程,和单位领导多次踩着泥路实地调研,把“路难走”的现状拍下来、记下来,在现场办公会上一条条摆问题、提方案。当28万余元帮扶资金落地,720米土路开始硬化时,他几乎天天泡在工地,盯着路面平整度,嘱咐工人把临崖的护栏装牢固。如今再走这条路,村民温大爷总爱拉着他说:“你看这路多平,现在卖菜的三轮车能直接开到省道边,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在曹家峪村,张杰的“忙”从来不分“大事小事”。他会提前查好流程,带着行动不便的村民去县城办低保;会蹲在地里帮村民测量土地,化解邻里间的矛盾;会拿着政策手册,在田间地头跟村民唠“怎么申请补贴”“怎么发展产业”;还会为村民奔走协调,帮村民要回了被拖欠的粮食款。有时忙得错过饭点,就在村里小卖部买包泡面对付,微信运动步数动辄上万。可每当听到村民说“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他就觉得一切都值:“我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是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用心去办而已。”


如今的曹家峪村,已是焕然一新:进村路宽阔平坦,护栏坚实稳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凝聚着奋进的力量。今年6月份,张杰第一书记三年任期已满本应调回原单位,村民们得知后纷纷表示不舍得他离开,面对村民们的热情挽留,他说:“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不走。”张杰依然日复一日地奔走于村庄的每个角落,用心解决村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这份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坚持,最终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点亮了曹家峪的幸福画卷,也让百姓的日子,愈发醇香、愈发有味。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