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暑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7月16日下午,钟乡团委、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脉相崇”志愿服务队与铜钟乡派出所团委联合,在铜钟村“暑假学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以“安全知识讲解+趣味互动游戏”的形式展开,20名小学员在民警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等实用知识,并通过“你画我猜”游戏深化理解,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同学们,如果游戏中骑摩托车可以载人,现实中可以吗?”铜钟乡派出所民警以热门游戏中的虚拟场景为切入点,引发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他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生动讲解了非机动车载人的规范:“电动车后座只能载一名12岁以下儿童,且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为强化警示效果,张警官引用了河南某地因违规载人导致双双卷入车底的交通事故案例,画面中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学员们屏息凝神。“生命没有重启键,规则不是儿戏。”警官的总结掷地有声。
在防溺水教育中,民警特别针对铜钟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重点讲解。“咱们铜钟村附近有多个水塘和灌溉渠道,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区域。”民警指着地图详细标注出村里几处危险水域,提醒孩子们要特别注意。他特别强调:“不要以为水浅就安全,很多溺水事故都发生在看似不深的水域。”
民警还结合本地案例,讲解了“六不准”原则: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记住,民警还编了顺口溜:“铜钟水塘多,安全要记牢,私自下水要不得,生命可贵最重要。”
互动过程中民警特别设置了情景模拟。“如果你看到小伙伴落水了该怎么办?”民警问道。有孩子立即回答:“跳下去救他!”民警马上纠正:“这个做法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大声呼救,寻找大人帮忙,同时可以寻找竹竿、绳索等物品进行救援,但千万不能贸然下水。”为了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认识,民警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救援。
在用电安全环节,民警用“小拇指实验”震撼全场。“如果把手插进插座,不到20秒就会失去生命体征。”他邀请小学员们伸出小拇指比划插座孔大小,并模拟电流通过时的痉挛反应,直观呈现触电危险。结合铜钟乡周边水域情况,警官还传授了“六不准”原则:不准私自下水、不准盲目施救……学员们齐声跟读,将口诀牢记于心。
知识讲解后,志愿服务队组织学员们分组开展“安全主题你画我猜”游戏。三组队员需在5分钟内通过绘画传递“溺水呼救”“安全过马路”“雷电避险”等关键词。比赛中,第三组学员小王画出歪歪扭扭的闪电和躲藏小人,队友迅速喊出“下雨天不能躲树下!”引发一片掌声,民警们也加入战局。最终,第三组以猜中9个词的优势获胜,警官们点赞道:“孩子们不仅会画,更懂得如何避险,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如果看到同学落水,我该怎么做?”“插座冒火花怎么办?”活动尾声的提问环节,学员们争先恐后举手。民警们一一解答,并示范了利用竹竿、泡沫箱等物品科学施救的方法。志愿者还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模拟操作,强调“先呼救、再评估、后行动”的流程。
为表彰学员们的积极参与,铜钟乡派出所向全体学员颁发“安全小卫士”称号,并赠送儿童读物等礼物。活动在合影中落下帷幕。钟乡团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警校社”三方联动,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体验,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目标。武汉工程大学志愿服务队队长感慨:“孩子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艺术与安全的结合能让公益更有温度。”据悉,铜钟乡还将持续开展暑期安全巡查,为青少年营造平安成长环境。
(通讯员 张建明 赵超亚 张舒涵 卢佳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