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山西节目中心
位置:山西节目中心 > 山西新闻
吕梁市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央视融媒 | 编辑:刘志强 | 2020-11-27 19:18:22
  


央视融媒山西吕梁讯(编辑:刘志强 )为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优化营商环境,11月27日下午,吕梁市召开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新闻发布会。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新闻中心、吕梁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中新网、中国商报、央视融媒网、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经济日报、等中央省市30家多媒体参加。

新闻发布会由吕梁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陈丁照主持。



近年来,我国交通大发展持续深入推进,人车路等交通要素保持高位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8万辆,其中汽车达到41万辆,驾驶人达96万人。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交管工作的新要求,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公安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推行车检、驾考、号牌管理等改革基础上,2018以来推出了4批42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为27.7万人跨省异地检车、考证和补换证提供服务,方便群众异地学习生活、干事创业;全面落实交管窗口“一证办、一窗办”,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24万多份;交管互联网服务平台用户达80万,提供网上办牌办证等服务164万次;全市开通29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期,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应急防控车辆牌证“加急办、便捷办”,实行群众考试领证“延期办、容缺办”,办理加急业务1千多笔,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要立足职能,服务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在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回应群众企业需求,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进一步推出12项改革新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群众和企业办事负担,惠民利企、赋能发展,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优化营商环境,此次改革,推出“异地办”“便捷办”“网上办”等三个方面12项新措施:

一是在推行“异地通办”方面,推出4项新措施,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推行摩托车转籍异地通办,试行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推行二手车出口临牌异地通办,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工作生活需要,更好降低企业办事运营成本,更好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二是在推进“简政放权”方面,推出5项新措施,扩大私家车免检范围、优化检验周期,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扩大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范围,便利残疾人家庭共用车辆,进一步简化办牌办证条件程序,不断拓展交管城乡服务覆盖面。

三是在深化“网上服务”方面,推出3项新措施,推行道路运输企业信息查询提示服务,推行驾驶人交通安全记录网上查询,试点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运用交管大数据服务民生、赋能经济、保障安全,不断提升“互联网+交管政务”服务水平。

以上12项改革新措施将自今年11月20日起实施。为保证新措施顺利启动、精准落地,我们已制定配套制度规范,组织信息系统升级,部署各县级公安交管部门做好实施准备。下一步,将加强督查督办,狠抓改革落实,保证改革取得惠民利企的实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企业营商更便利。



今年以来,吕梁市公安交警按照公安部和省政府、省厅交管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八大提升工程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部署、强化措施落实,持续推进各项工作,事故预防收到了明显成效。

1--10月份,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减少980起,下降25.2%;死亡305人,同比减少60人,下降16.44%;受伤3150人,同比减少1290人,下降29.05%;财产损失11088094元,同比减少4192738元,下降27.44%,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八大提升工程。

一、强化源头预防 狠抓源头隐患清理

全市“两客一危”检验率、报废率均达100%,违法处理率达99.3%,重型货车检验率94.45%,报废率98.76%,违法处理率99.88%。B2以上重点驾驶人的审验率99.4%,换证率98.97%。

二、夯实基础设施 推动“千灯万带”建设

截止10月份全市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已完成减速带安装873处,超额完成6%。信号灯建设已完成336处,超额完成489%。

三、加强秩序整治 全力保障城市出行安全

10月份共查处酒驾、醉驾280起,假套牌7起,现场查处分心驾驶及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17041起。非现场查处分心驾驶及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违法20935起,统一行动日查处分心驾驶及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5599起,行人交通安全违法1530起,城市非机动车违法5828起,摩托车违法6197起。

四、筑牢安全防线 提升公路防控体系建设

依托防控体系现场查处交通违法情况,现场处罚489起,依托防控体系重点客车检查登记率达55.7%。重要点位交通监控设备联网联控方面,全市所有重要点位36个卡口、37个视频联网率全部达100%;查处普通国省道8类重点违法3466起,查处汽车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14409起。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3586起,农村道路违法查处方面,查处载客汽车超员121起,面包车超员23起,货车违法载人4379起,拖拉机违法载人56起,农三轮违法载人64起。全市现场查处危化品4类重点违法110起。

下一步,吕梁公安交警将锚定全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总目标,紧盯城市道路、国省道和农村道路主战场,全力查违法,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扎实推进“减量控大”各项工作,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记者提问

问题一:请详细介绍一下便利摩托车登记考证有哪些新举措?

答:近年来,公安部相继推出摩托车全国通检、新车免检等措施,大大便利了城乡摩托车主异地工作生活,目前已有142万辆摩托车异地检验,766.4万辆摩托车享受新车免检政策,减少群众交通、检车费用10亿元。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员、车辆、货物大流动持续增强,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在外地驾驶摩托车务工的人员日益增多,异地考领摩托车驾驶证需求旺盛。为此,在实行小型汽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非营运小微型客车档案网上转递基础上,公安部再推出两项便利摩托车登记考证的新措施,方便群众在异地工作、生活。一是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通考”。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任一地申领摩托车驾驶证,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进一步便利群众就近、自主考试领证。二是推行摩托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对在全国范围内办理摩托车转籍登记的,申请人可以直接到车辆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办理,无需再回迁出地验车、提取档案,车辆信息网上转递,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减少面对面接触式办理,减少群众两地间往返,减轻群众负担。

问题:此次改革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有什么便利政策?出于什么考虑?

答:机动车安全检验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重要法律制度,对保障车辆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不断推出便利机动车检验的改革措施,实行小客车上牌免检、私家车6年内免检、跨省异地检车、网上预约检车、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等措施。目前,已有1.9亿车主享受免检政策, 2223万车主跨省异地检车,1.1亿车主通过网上领取了检验标志电子凭证。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汽车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车辆保养维修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进一步放宽私家车检验的呼声较高。此次改革,公安部积极回应社会反映,经商国家汽车产业主管、质量监督等部门及相关行业,进一步改革车检范围和周期。一是扩大私家车免检范围。在实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6座以下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检范围,将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每两年需要定期检验时,机动车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税证明后,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二是优化检验周期。对超过6年不满10年的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检验周期由每年检验1次放宽至每两年检验1次,即私家车10年内仅需上线检测2次,分别是第6年、第8年。对10年以上的私家车,仍然按照原规定的检验周期执行,即10-15年的,每年检验一次,15年以上的,每半年检验一次。该措施实施后,全国将有1.7亿多私家车主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

需要提示的是,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面包车实际使用中非法改装、客货混装等问题较多,由此引发的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此次暂不纳入免检范围。二是免检车辆如果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装被依法处罚的,对车辆安全性能影响较大,仍需按原规定周期检验。

据了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机动车检验制度,私家车的检验周期通常分两个阶段:一是新车设定免检周期,一般为3到6年,如法国、意大利、韩国等4年内免检,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3年内免检,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分别为6年、5年内免检;二是旧车检验周期相对较短,免检期过后,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大多数国家每2年检验1次,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每年检验1次。此次检验周期调整后,我国私家车检验的周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相当。

问题请介绍一下对便利驾驶证申领条件方面的改革措施?为什么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领年龄?

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国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居民人均寿命提升、健康状况改善,使得群众生产生活中驾车出行需求持续增长,呼吁进一步放宽学驾年龄,进一步方便就近体检。

此次改革,公安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论证,进一步优化驾驶证申请条件。一是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领年龄。对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的年龄上限由70周岁调整为不作限制,对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且需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提交体检证明。这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既便利老年人考领驾驶证,又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要求,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二是优化大型客货车驾驶证申领条件。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驾驶证的年龄下限由26周岁、24周岁降低至22周岁,申请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年龄上限由50周岁调整至60周岁。同时,缩短增驾时间间隔,申请大型客车驾驶证的,由取得大型货车驾驶证至少5年缩短至3年;申请牵引车和中型客车驾驶证的,由取得大型货车驾驶证至少3年缩短至2年。这一调整,将方便更多群众申请大型客货车驾驶证,扩大职业准入范围,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促进客货运输和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安全标准不降低,要求增驾大型客货车驾驶证时无相应周期的满分记录,保证驾驶人守法安全驾驶经历,把好驾驶准入关。三是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医疗机构专业水平、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乡覆盖面越来越广,更多医疗机构具备驾驶人体检能力。此次改革,对办理机动车驾驶证需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体检机构由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扩大到符合健康体检资质的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方便群众就近体检。

另外,此次还推出了便利残疾人家庭共用车辆的措施,对于持有小型自动挡汽车驾驶证(C2)以上的人员,可以驾驶上肢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便利残疾人家庭成员及其他服务残疾人出行的人员共用车辆,更好保障残疾人权益。


央视融媒山西节目中心报道


责编:刘志强

摄影:冯帅

来源:央视融媒

最新推荐